<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缓解融资难题 科技手段带来更多可能性

        供应链金融创新护航企业转内销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国民 2020-07-30 10:08:05

        在今年扩大内需实践中,国家强调“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众所周知,一条供应链涉及到上游很多层级、众多数量的供应商,还涉及到下游很多经销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想要兼顾到这么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有难度,这也成为今年抗击疫情、扩大内需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贸易及融资业务部主管兼上海分行行长胡斌向《中国贸易报》记者坦言,“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瓶颈很明显,比如融资融到一级、二级供应商就有难度了,越往上游越难,下游经销商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在响应国家政策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时,恒生中国曾为部分受疫情影响出现短期流动性问题的企业提供“还息不还本”的安排,并设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处理与疫情防控领域相关的信贷审批,加快审批流程,保障企业资金运作。

        但这只是救急措施,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主要难题迫切需要创新性的解决办法。“大部分供应链项下融资还是通过银行和类金融业务获得支持,一方面政策上大力推进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也要通过新模式配合降低供应链企业融资成本。”胡斌说。

        记者观察到,银行业、金融科技平台和物流企业正在跨界合作中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为缓解上述难题探索新方法。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就在这一领域进行摸索尝试,终于在今年3月30日入驻顺丰旗下Rong-E 链平台,实现首笔流转电子债权凭证——“丰单”融资落地。

        “上面提到的供应链企业融资难题,用数字化债权凭证就可很好解决,因为电子债权可以灵活拆单,供应商获得融资款更方便。‘丰单’融资可以为顺丰的供应商提供免接触、时效性高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从而为产业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创新型金融解决方案,实现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为供应商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线上化操作,促进产业链生态圈的稳定发展。”胡斌介绍说,这一创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恰恰体现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平台化、高效、1+N多层级流转。

        胡斌认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该更开放包容,除了发展自身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也应该和金融科技企业展开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银行可以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更有效地管理融资风险,提高效率,金融科技企业则可以更迅速地推广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场景运用,通过大数据强化平台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这样一来,科技平台也可扩大平台用途。”胡斌说,恒生中国将积极发掘供应链金融的商机和创新业务模式,继续探索让金融科技元素更加多元化,推出更加多样化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方案,为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伙伴提供更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