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RCEP背景下沪新合作提质升级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海粟 2022-08-22 10:32:26

        RCEP生效后,新加坡作为贸易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新加坡作为其区域中心,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市场。为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新加坡投资环境与发展前景,充分利用RCEP政策拓展投资与贸易新商机,近日,上海市贸促会、上海国际商会联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RCEP下中国—新加坡经贸合作展望研讨会”。

        长期以来,上海市和新加坡在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上海市贸促会副会长杨东升表示,去年12月,上海市贸促会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统筹双方资源合力,积极推动上海市与新加坡的经贸合作发展。上海市贸促会下属的上海国际仲裁中心长期以来也与新加坡法律界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国际经贸仲裁、商事调解等方面国际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如今,上海已成为很多新加坡企业投资中国的首选地。”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孟繁秋介绍,为了更好地帮助本地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总商会自2010年起在上海、重庆和四川分别设立代表处,积极为两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随着2019 年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的成立,上海持续不断的扩大对外开放,致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新加坡企业扎根中国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据统计,新加坡企业目前在上海有超过 5000个项目,分布在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生活时尚等领域,累计投资额将近 180亿美元。

        目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已为数千家新加坡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咨询和商业配对服务,协助几十家新加坡企业落户上海。

        今年以来,上海市贸促会通过开展培训、搭建上海市自贸协定综合利用服务平台、设立自贸协定专窗、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等方式积极做好RCEP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上海市贸促会出证认证部高质量做好原产地证书签发和认证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49份,涉及金额6299万美元。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在介绍RCEP背景下沪新互联互通趋势和展望时表示,全球价值链已经深深根植于亚洲,RCEP对所有15个成员国的原产地规则进行统一,使得成员国互相成为进出口贸易伙伴,提升了亚洲价值链在全球的地位。

        “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性,包括技术链的融合度也在不断提升,改变了区域内传统依赖外来投资并对区域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该负责人认为RCEP协议的签署,特别是协议中对于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开展等文件章节的设置,不仅符合二十一世纪全球贸易投资高水平标准的要求,同时其要求更大程度和更宽领域的产业投资促进,完全可以带动区域多边主义框架下的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该负责人建议,在亚洲区域价值链能级提升要求下,沪新深化互联互通可在四方面发力。一是聚焦区域提升贸易增加值。着力发展以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大宗商品交易为主的供应链贸易,以保税展示、研发、维修、租赁和再制造等为主的价值链贸易,以技术贸易和数字贸易为主的创新链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

        二是增强沪新跨国公司总部联动性。国际经贸新规则新秩序下的跨国公司国际生产趋势和特征逐渐呈现出中美经贸摩擦推动跨国公司布局区域化,新冠肺炎疫情推动跨国公司生产经营近岸化,区域贸易协定为跨国公司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等特点。沪新跨国公司的总部对区域生产、销售、服务、研发、创新等管理职能将不断强化。

        三是呼应技术创新需求。一方面,从初创企业到大型企业,各行各业都在集思广益,寻求能源、科技、食品等各个领域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能让企业进一步利用生态系统来开发新技术与产品。沪新作为主要的全球城市,积极推动开放式创新,可以从数字技术创新切入,增强二者之间的合作。

        四是探索城市间制度互联互通路径。“通过制度层面的建设提升城市、区域的发展环境与竞争力,以巩固乃至提升总部企业亚洲区域价值链在全球分工网络中的位置。”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动投资、贸易、跨境金融、人员、数据等自由化,推动有关公平竞争、投资保护和便利化、安全例外等协定要求,在行业管理、市场体系、商事制度、金融体系等领域逐步消除制约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显性或隐性障碍。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